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灵驿站 - 正文

情绪是用来觉察的,不是控制的

时间:2019-06-03      点击:

上周四,我应邀去某公司内部做讲座。

讲座尾声的答疑时间,有位妈妈问我:“海老师,我儿子早上磨蹭怎么办?我知道父母的身教大于言传,我不应该生气,我需要控制情绪,要不然他就学会了发脾气。但是我也有我上班的点儿呀,他这一磨蹭,我就很心烦,我控制不住呀!”

我说:“情绪不是用来控制的,是用来觉察的。如果你已经生气了,不发作出来,难道要生生让自己的肝受伤?然后身教给孩子如何得肝病吗?”

没容我说完,这位妈妈便反问道:“难道我可以向孩子发火,那不是就伤害他了吗?!”

我缓缓解释道:“你怎么将火发出来,是你的选择。如果你意识到你能够选择发火的方式,那么你已经开始觉察了,我建议你应用这份觉察力,去看让你升起情绪的源头。”

可惜,这位妈妈又急着问我下一个问题了。

之后又是一位妈妈、一位爸爸的提问……太快了!大家的节奏都太快了。我没能在现场将话题拉回去,只好借由这篇微信文将这个事儿讲透吧。

我想说的是,情绪不是用来控制的,是用来觉察的。步骤如下:

1放下对自己的谴责,将自己的情绪合理化。

通常,当别人的行为、节奏和我们自己的预期不相符时,我们会生气。这很正常。

先对自己说:“我生气很正常。”

这是对自己的倾听、共情。通常我们看到了自己情绪的来源并告诉自己可以拥有这样的情绪,我们的情绪就已经得以释放了,大多数时候就不需 要发作了。

当然如果还想发火,可以去砸枕头。也可以对孩子义正言辞地说:“妈妈现在很生气了!”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习得对情绪的表达,也很好。我们都是真实的活人,谁没有生气的时候呢?

2、然后再来觉察:是什么和自己预期的行为不符了?这件事儿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呢?

哦,原来是孩子早上起床到出门这段时间的节奏太慢,和自己预期的节奏不符。影响到自己按时上班了。

带着这一份清澈的觉察,你可以谋求孩子的合作。你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不能把你单独留在家里,咱俩必须一起出发。而且妈妈不想迟到,妈妈需要你的配合。

我还想说的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请尽早让孩子担当起他自己可以负的责任。当家长与孩子的责任界限明晰,你也就不会因为他的磨蹭而火冒三丈了。

我家龙儿3岁上幼儿园的时候,需要送去坐班车,常常是睡眼朦胧的时候被龙儿爸用胳膊肘夹着就送上车了。一旦龙儿爸不在,我多数时候是用现编故事,以情景导入的方式,引导儿子穿好衣服,跟着我走去坐班车的,因为我没有他爸那样的好体力。但是,我的方法不是每会都奏效的,有些时候,我也控制不住地叉着腰,冲他大喊。

龙儿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闹钟叫醒,自己吃早点,背着书包去坐班车。偶然有忘了背书包去学校的事情发生,也有忘了带作业回来的时候。按理说,这些不比磨蹭着不肯出门事儿小,但是,我觉得是正常的,没作理会,也没有爆发情绪。

因为在龙儿成长过程中,我与他的责任界限已经划清楚了:谁为这件事儿负责。

既然如此,我当然就没必要为孩子的失误生气了,而是把经历失误、在失误中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了。

小记

看到妈妈们为自己发脾气而恼火,我常常心里会有个小声音,都是人而已,都会有情绪,不要因为所谓的坏情绪就那么苛责自己好不好。在情绪的背后,蕴藏着一份成长的礼物。去倾听一下自己,察觉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

亲爱的,请接纳自己的情绪,我相信你已经做到当下的最好!

上一条:叙事疗法:讲故事也能治病
下一条:让人很舒服的够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