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Dihuang
REHMANNIAE RADIX
【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类别】根及根茎类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达30cm,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径达5.5cm。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径达5.5cm;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卵形或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稍带紫色或紫红色,长2~13cm,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至牙齿;基部渐窄成柄;花序上升或弯曲,在茎顶部略排成总状花序,或全部单生叶腋;花梗长0.5~3cm花萼长1~1.5cm,密被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cm,稀前方2枚开裂而使萼齿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cm,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长柔毛,裂片5,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长柔毛,长5~7mm;雄蕊4,药室长圆形,基部叉开;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1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1~1.5cm;花果期4~7月。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药材性状】鲜地黄 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 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黑色或乌黑色,有光 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鲜地黄以色红黄、粗壮者为佳;生地黄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味甘者为佳;熟地黄以软块大、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产地】主产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
【性味归经】鲜地黄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鲍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