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国家级媒体《光明日报》以《实施“五金”工程 推动高水平特色学校建设》为题,对我校进行专题报道。文章从“聚焦特色发展不动摇 打造‘金专业’”“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打造‘金课’”“优化培育机制体制 打造‘金师’”“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打造‘金地’”“丰富教材建设形态 打造‘金教材’”五个方面,深刻全面地展示了学校积极响应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号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五金”工程,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原文速递
近年来,成都铁路卫生学校积极响应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号召,以服务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办学己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突破,围绕夯实中等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特色发展不动摇打造“金专业”
学校积极完善专业管理机制,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学校与多所高职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新增2所高职合作院校,共同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学校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剂、医学检验技术4个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专业,护理(含涉外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口腔修复工艺、药剂、康复技术5个三年制中职专业。其中,护理、药剂、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示范专业,护理专业为国家重点专业、四川省首批中职学校示范专业、四川省“三名工程”建设名专业,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为四川省重点专业,药剂专业为四川省“三名工程”建设名专业。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金课”
学校全面推行“金课”战略,旨在通过岗课赛证的深度融合,不断革新和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满足行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实施三教改革,推动课堂改革,学校获省级“一老一小”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1个,省级课堂改革案例1个,四川省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示范课1门,成德眉资雅乐阿课堂改革案例二等奖1个。建设11门网络课程,其中1门被认定为市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被认定为市级在线精品培育课程。学校还建立了教学研一体化平台,通过全方位的数据采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监测教学质量。定期进行教学“诊改”,形成年度“诊改”报告,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优化培育机制体制打造“金师”
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构建了“二五四”教师培养体系,并深入推进“双师、名师、大师”的“三师”工程,创新实施“细胞分裂法”师资培养模式,通过“青蓝工程”“双聘补短”“培优创名”等多元化路径,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育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教师职业发展拓宽路径。同时,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实践观摩、演讲分享等多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培训,有效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获奖27项,其中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项6项,市级奖项11项;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项1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立项完成省级课题14项,获市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打造“金地”
学校积极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校企院三方共建,建立校企人才交流机制,聘请20名来自医院或企业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加入教学团队,为学生分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前沿知识。与四川省退役军人医院紧密合作,共同建设校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内设20个康养护理实训单元,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双方共建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成都市郫都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在实训基地装备方面,学校参照《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规范,引进医院、企业的先进设备,并增加虚拟仿真实训设备投入,确保实训基地装备水平处于行业前列。基地获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丰富教材建设形态打造“金教材”
教材建设的质量决定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的深度。学校始终致力于提高教材建设质量,确保为教学质量提升和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学校教师编写的7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部教材入选四川省“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成功建设开发了8项虚拟仿真资源和20门专业题库,将资源立体融入教材,丰富教材形态,致力在新型数字化教材建设和应用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