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 正文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3-15


 

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教育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 、创新链有 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改革部署 ,在全 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 、行业 、企业建设试点 ,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全会精神 ,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 坚持新发展理念 , 坚持发展是第 一要务 、人才是第 一资源 、创新是第 一动力 , 把深化产教融合 改革作为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 , 以制度创新为目标 ,平台建设为抓手 , 推动建立城市为节点 、 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推进机制 ,促进教育和产业体 系人才 、智力 、技术 、资本 、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 、优势互补 ,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试点原则

统筹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政府主导 , 发挥市场作用 , 形成各方协同共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城市综合承载改革功能, 以城市试点为基础 , 突出城企校联动 , 统筹开展行业 、企业试点。优化布局、区域协作。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 综合考虑区域发展水平 , 重点支持有建设基础 、改革意愿 、带 动效应的城市开展试点 。承担试点任务的东部地区城市 , 要围 绕打赢脱贫攻坚战 , 开展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 , 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问题导向、改革先行 。集中力量破除体制障碍、领域界限、 政策壁垒,下力气打通改革落地的“ 最后 一公里” 。下好改革“ 先 手棋” ,健全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 , 重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实现全要素深度融合。

有序推进、力求实效 。坚持实事求是 、扶优扶强 , 根据条 件成熟程度 , 分期开展建设试点 , 不搞平衡照顾 , 防止形成政策洼地 。坚持因地因业制宜 ,促进建设试点与经济结构调整 、 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 ,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试点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 城市 ,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 一批区域特色鲜明 的产教融合型行业 ,在全国建设培育1 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通过试点 ,在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上为全国提供可复 制借鉴的经验 ,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 育校企合作育人 、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 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 入人才培养过程 , 构建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 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 、 良性互 动的发展格局 , 基本解决人才供需重大结构性矛盾 ,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服务贡献显著增强。

三、试点对象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对象包括:

(一)产教融合型城市。从2019 年起,在部分省、自治区、 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试点建设首批2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 市 。适时启动第二批试点 ,将改革向全国推开 。试点城市应具 有较强的经济产业基础支撑和相对集聚的教育人才资源 ,具有 推进改革的强烈意愿 , 推出扎实有效的改革举措 ,发挥先行示 范引领作用 , 确保如期实现试点目标 。 除计划单列市外 ,试点 城市由省级政府推荐 , 直辖市推荐市辖区或国家级新区作为试 点核心区 。面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统筹试点城市布局 , 中西

部地区确定试点城市要适当考虑欠发达地区实际需求。

(二)产教融合型行业 。省级政府在推动试点城市全面深 化产教融合改革基础上 , 依托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集 群 , 推进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深化产教融合 , 强化行业主管部

门和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改革中的协调推动和公共服务职能,

打造 一批引领产教融合改革的标杆行业。

(三)产教融合型企业 。积极建设培育 一批深度参与产教 融合 、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含技工 院校)、高等学校办学和 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 ,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

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四、试点任务

在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中 ,充分发挥试点城市承载 、试点行业聚合 、试点企业主体作用 ,结合深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重点聚焦以下方面先行先试。

(一)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 。健全产教融合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联动规划机制 。在城市规划建设 、产业园 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中,充分考虑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求, 将产教融合发展作为基础性要求融入相关政策 ,同步提出可操 作的支持方式 、配套措施和项目安排 。有条件的地方要以新发 展理念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园区。大力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推进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 。开展东部对口西部 、城市 支援农村的职业教育扶贫 , 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到城市优质职业院校就学。

(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 。将培育工匠 精神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 以生产性实训为关键环 节 ,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深度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改革 ,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联盟 、与行业联合 、 同园区联结 ,在技术类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 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 。重点推动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构 建规范化的技术课程 、实习实训和技能评价标准体系 ,提升承 担专业技能教学和实习实训能力 ,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覆盖 水平和质量 , 推动技术技能人才企业实训制度化。推动大企业 参与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 , 明显提高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比例 。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动 态调整机制 ,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 、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 系 。推动高等学校和企业面向产业技术重大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

(三)降低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重点解决校 企合作信息不对称、对接合作不顺畅、评价导向不 一致等突出 问题 。探索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 ,促进校企各类 需求精准对接 。 常态化 、制度化组织各类产教对接活动 , 推动 院校向企业购买技术课程和实训教学服务 ,建立产业导师特设 岗位 , 推动院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定期实践锻炼制度化 ,促进校 企人才双向交流 。推进行业龙头企业牵头 ,联合职业院校 、高 等学校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搭建行业科研 创新 、成果转化 、信息对接 、教育服务平台 , 聚合带动各类中 小企业参与。探索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科技园区 、众创空间 、中试基地 ,面向小微企业开放服务 。建设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库。

(四)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模式 ,试点城市要按照统筹布局规划 、校企共建共享 原则建设 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 、专业化产教融合实 训基地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要更多依托企业建设 ,优先满足现 代农业、先进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家政、养老 、健康、 旅游 、托育等社会服务产业人才需求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 重点领域 , 推动“ 双 一流” 建设等高校 、地方政府 、行业企业共 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 、科技 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 , 打通基础研究 、应用开发 、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

(五)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健全以企业 为重要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 任务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完善现代学校和企业治理 制度 , 积极推动双方资源 、人员、技术 、管理 、文化全方位融 合 。 围绕生产性实训 、技术研发 、检验检测关键环节 ,推动校企依法合资、合作设立实体化机构 ,实现市场化 、专业化运作。

各地可在指导开展城市试点基础上 , 结合实际对省域内推 开产教融合型行业 、企业试点的具体任务做出规定 , 制定建设 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具体措施。省级政府要统筹资源配置 ,将承担试点任务 、推进改革成效作为项目布局和投资安排的重 要因素,积极加大投入,形成激励试点的政策导向和改革推力。 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的中央企业 、全国性特大型民营企业 , 组织实施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五、试点支持政策

(一)落实组合投融资和财政等政策激励 。 中央预算内投 资支持试点城市自主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优先布局建 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对建设成效明显的省份和试点城市予以 动态奖励 。完善政府投资 、企业投资 、债券融资 、开发性金融 等组合投融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对重大项目跟进协调服务, 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以购买服务 、委托管理 、合作 共建等方式 ,支持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或举办职业院校 。试 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 ,按规定投资额30%的比 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试点企业深化产 教融合取得显著成效的,按规定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 并给予“ 金融+财政+土地+信用 ” 的组合式激励 。全面落实社 会力量举办教育可适用的各项财税 、投资 、金融 、用地、价格优惠政策 , 形成清单向全社会发布。

(二)强化产业和教育政策牵引 。鼓励制造业企业为新增 先进产能和新上技术改造项目配套建设实训设施 , 加快培养产 业技术技能人才 。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在岗职工以工学交 替等方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校企共招 、联 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 以完善“双 一流 ”建设评价为先导 , 探索建立体现产教融合发展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 , 支持各类院校积极服务 、深度融入区域和产业发展 , 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对成效明显的地方和高校在招生计划安排 、建设项目投资 、学位(专业) 点设置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六、试点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务院国资委等负 责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的政策统筹 、协调推进 。省级政府及 相关部门做好区域内建设试点组织实施工作 。试点城市要坚持 党委领导 、政府主导 , 落实主体责任 ,将试点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事、责任到人。

(二)健全协调机制 。省级政府和试点城市要建立工作协 调机制 ,定期研究工作 、及时解决问题 。省级人才工作领导小 组将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纳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考核评 价重要内容。试点城市要编制改革问题清单 、政策清单 ,逐 一落实。

(三)强化总结推广 。试点城市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出的经 验办法 ,特别是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有效措施 , 应及时向省级 政府有关部门报送 ,在省域内复制推广 。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 改革举措 ,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按程序报批 ,在全国复制推广。

上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地址:成都市蜀源大道三段566号(郫都区三道堰镇)

邮编:611741 |  传真: 028-67517664 

邮箱:ctwxdzb@163.com

招生热线:028-87918657,028-87918215,028-67517676

028-67517675